人民日报仲音:“躺平”不可取,“躺赢”不可能
自10月10日起,人民日报仲音已连续三天聚焦“抗疫”,指出“躺平”不可取。
总结为以下三点:
1,我国老龄化人口近2.7亿,病毒对老人以及基础病人,危害仍然严重。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。
2,新冠病毒变异还在继续,感染性、致病性、预后仍然需要长时间观察。据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》报道,目前美国有近2400万成年人患有新冠长期后遗症,其中81%的人在日常活动时存在困难。
3,要算总账。基于我国超一流的组织动员能力,目前我国仍然处于防疫动态清零的最佳窗口。“动态清零”仍然是最佳、经济成本最低、效果最显著的措施。国外已经错失动态清零窗口,非不为也是不能也。

纳克生物始终坚持服从疫情防控大局,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,捐款捐物,多次参与大规模核酸筛查的实验室服务之中。研发的抗疫产品--PCR CLEANER 2.0产品方案,解决了1500+家新冠PCR检测实验室的核酸污染问题。
产品特色:


1,非雾化原理:解决了第一代核酸污染清除仪雾化造成的液体腐蚀。采用非雾化原理,无需添加雾化溶剂(过氧化氢或者核酸清除剂)。最快2小时解决污染!
2,双证:具有医疗器械资质、消毒器械资质。
服务1500+新冠PCR检测实验室
以下结合我们3年的临床经验, 总结的PCR实验室防核酸污染避坑指南,如下:

一、核酸气溶胶污染的直接因素:
笔者认为,这是目前实验室引起的核酸污染最主要原因!
③待测样品被污染。
从核酸污染的分布来看主要在2个地方:

二、核酸气溶胶污染的间接原因:
1. 不合理的实验室建设
严格的PCR实验室应有标准的正负压系统及四分区,实验室应按照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及PCR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来建设。可参考的标准为《GB50346-2011建设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及卫健委下发的《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》。标准实验室如下图:
标准化PCR实验室(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)
医疗口的实验室大多符合要求,在科研口和农业口的实验室应重视实验室的规范性建设!软件配置应按照卫健委相关技术文件规定,人员配置应专区专人,人员不可不同分区混用,物流、人流、气流做到单向流动!
另外,说些现行技术指导原则里面没有提到,也最容易忽视的风险点!
2. 生物安全柜:
现有技术指导原则,只要求了选择BSL-Ⅱ级生物安全柜,但并未规定具体型号。从临床经验来看,只有B2型生物安全柜可以用于加核酸模板。
A1型、A2型、B1型为70%气体通过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;B2型为100%全排放型,无内部循环气流。因此只有B2型可以用于加样(阳性对照)。因为HEPA过滤器并不能有效过滤气溶胶质粒。生物安全柜配置错误,在加样的时候,循环风很容易造成核酸气溶胶的形成,从而造成污染,且污染很难清除。
不同型号的生物安全柜区别
3. 常见的消毒措施并不能有效降解核酸:
紫外灯能杀灭病毒,但是《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》指出,短片段的基因核酸对紫外线损伤不敏感。
常规消毒剂如酒精、碘化物、戊二醛类、季铵盐等虽然能杀菌,但是不能降解核酸,或降解效率较差。
尤其是酒精,它其实是核酸提取试剂中的一个组分。已知的消毒剂中,次氯酸盐类消毒剂可以一定程度的降解核酸,但是腐蚀性强,不能处理精密仪器及金属制品。
4. 那些容易忽视的操作细节:
4.1 处理样品时,手套贴合性不够,处理阳性样本时,造成其他样本污染。从而造成假阳性;
4.2 处理样本时,忘记更换tip枪头,造成样本交叉污染;
4.3 吸取阳性对照(质粒)没有遵循“慢吸快打”的原则(这个需要练习形成肌肉记忆),往往是“快吸快打”,造成阳性样品污染枪头,或者在生物安全柜循环风的影响下,造成气溶胶飞溅,污染加样区域。最好使用带有滤芯的枪头。
带滤芯枪头
4.4 加样区没有放置桌面垃圾桶:加完样品的tip枪头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阳性核酸靶标,如果乱丢弃,可能造成气溶胶污染;应把tip枪头丢入含有次氯酸溶液的桌面垃圾桶中。因为次氯酸容易挥发,因此应每天都要更换含氯消毒液!
桌面垃圾桶
5. 污染高风险区域:
在笔者的临床实践中,发现以下区域存在阳性污染的概率更大:
笔者在某实验室发生污染时,在不同区域分别采集10个样本,通过PCR扩增分析后,比较不同区域的阳性检出率。发现样品处理区的核酸提取仪与离心机污染的程度最高(8/10)。在临床实践中,移液器也是污染的高风险项。不同实验室的污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,就像这个世界上,幸福的家庭都一样,不幸的家庭倒是各有各的不幸。同理,规范的实验室都一样,污染的实验室各有各的污染情况。以上数据仅供参考。

三、PCR污染的监测
在日常实验室运行中,要时刻注意监测实验室的污染情况。了解实验室有无污染,污染原因,污染程度,以便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和消除污染。一般通过设置阴性质控品来监测污染情况。
1. 试验过程监测:
目前,多数试剂盒的阴性对照是在配置PCR反应液,上机扩增这一环节进行质控。没有对核酸提取进行质控。因此,每次开展试验应增加3个纯化水样品,分布于待检样品的前、中、后位次或棋盘法随机放置,参与核酸提取,扩增,保证实验从样品处理、核酸提取、扩增3个步骤的全过程的阴性监控。防止整个试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阳性污染。
2. 日常实验室环境检测:
监控对象: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、空气、物体表面:
环境监测:每个实验区放置10ml纯化水或生理盐水(敞口),1个小时后,取样200 μl。作为样品,参与提取、扩增,分析实验室环境是否存在气溶胶污染。
物体表面监测:物体表面擦拭取样:用棉拭子蘸取生理盐水,在实验室台面(尤其是四周死角)、仪器表面和内孔涂抹取样后放入约0.5 ml生理盐水中取样。作为样品,参与提取、扩增,分析物体表面是否存在气溶胶污染。

四、解决PCR实验室污染的方法:第二代PCR CLEANER 2.0策略
首先针对上述产生气溶胶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,从人员、硬件配置、物料、方法(SOP)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认真复盘,整改。这是保证实验室长治久安、不发生污染的基本前提。
(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)
2. 发生污染时的处理:
发生污染处理措施根据污染的区域来源: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和吸附到仪器设备上的核酸污染物:
2.1 空气中的核酸气溶胶污染处理:
紫外线照射,无法降解200bp以下的短片段核酸,作用距离以及效果非常有限,并且容易产生处理死角。可以通过纳克生物研发的第二代非雾化原理的“PCR CLEANER 核酸气溶胶污染清除仪”对空气中的气溶胶进行清除!清除效率高,最快可2小时解决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问题!“她”更大的价值是,每天实验结束,打开仪器60~120分钟,能大大降低实验室的污染概率。毕竟,核酸气溶胶的污染,用于是预防大于治理!“不污染”才是最好的治理!
2.2 吸附在仪器设备耗材表面上的核酸污染处理:
(1)更换污染区的耗材(主要是吸头和离心管)、实验服工作服应用次氯酸盐溶液浸泡1小时后,进行洗涤处理;尽量使用一次性生物安全Ⅱ级防护服。
(2)可以选用没有腐蚀性,对试验人员及环境友好,无刺激的核酸清除剂,例如纳克生物推出的第二代核酸污染清除解决方案:“PCR核酸质粒气溶胶污染清除剂”主要原理是通过酶解作用,清除效果较强,比常见的强氧化剂(次氯酸盐)降解效果要好!更加安全!无腐蚀性,无致畸致癌性。该试剂可以处理易腐蚀的区域如:移液器、生物安全柜、离心机、传递窗等区域进行喷洒清除。
核酸清除剂(I类医疗器械资质)
(3)打开实验室所有紫外灯(生物安全柜、传递窗、实验室等),12h后,打开通风系统,即可解除污染。
(4)注意:试验耗材、工作衣等进行121℃30分钟高压,虽然有一定的作用,并不能完全去除质粒核酸的污染。

相约英雄之城--南昌

PCR CLEANER2.0产品方案,已经服务全国1000+医院,解决了核酸污染难题,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事业!
10月26日~27日,相聚英雄之城南昌,第十九届CACLP国际检验医学仪器试剂博览会,届时,纳克生物将发布全新第二代PCR核酸污染清除产品解决方案:PCR CLEANER 2.0产品方案!
欢迎全国经销商合作伙伴莅临参加!把握后疫情时代,新商机!展位号:A7-2620!
咨询电话:400 030 6268
手机:17596558308/18595523937/13140007166
官方网站:www.zznkbio.com
欢迎关注“纳克生物”官方微信交流更多